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智治未来 共筑数字时代法治防线 上海市奉贤区法学会组织开展“新型网络犯罪的多元治理问题研究”法治研讨沙龙活动

    1761535372386075622.png

    在数字技术深刻重塑社会形态的背景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海市奉贤区法学会于2025年10月16日组织开展了“新型网络犯罪的多元治理问题研究”法治研讨沙龙活动,探讨新型网络犯罪的多元治理路径,提升法治应对能力。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犯罪与刑民一体化研究所所长张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同时汇聚了区法学会部分理事以及来自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的区法学会青年法学法律理论研究小组成员和13个街镇负责同志。

    活动采用“课题汇报+专题培训+提出观点+专业解答+圆桌研讨”的创新形式。在专题培训环节张教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罪群生态与刑法治理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参会人员提出的观点作了专业解答,获得与会者的一致认同。圆桌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新型网络犯罪多元治理中司法认定、综合治理等层面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区法学会青年法学法律理论研究小组成员不仅是理论研究者也是实务工作者,大家各抒己见,是理论与实务的智慧碰撞,现场气氛热烈。整个法治研讨沙龙活动既展现了学术研究的理论深度,又体现了实务工作的创新思维,为共筑数字时代法治防线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依据。

    此次法治研讨沙龙活动是聚焦网络犯罪治理难点、凝聚法治共识的专业交流,也是奉贤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践行“服务法治实践、护航平安建设”理念的具体行动,为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法学智慧。

     

     


  • 上海市青浦区法学会聚力赋能 “青城义警”品牌建设 携手护航进博盛会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群防群治力量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依托。自年初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创新组建“青城义警”群防群治队伍以来,在青浦区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和统筹指导下,青浦区法学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智库作用,深度融合专业法治力量与群众参与热情,助力其实现从“建起来”、“强起来”到“活起来”、“亮起来”的跨越发展,为深化基层治理、护航进博盛会注入法治动能。

    一、精准赋能,从“建起来”到“强起来”,夯实法治根基。

    区法学会精准对接“青城义警”发展需求,针对其组建初期可能存在的法律知识碎片化、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组织法学法律专家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开展专题法律辅导和普法读物发放等方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义警队员易于掌握、便于传播的“群众语言”,有效提升了义警队员的法律应用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二、宣传赋能,从“强起来”到“活起来”,激发内生动力。

    区法学会积极利用各类平台和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介绍这支队伍的职能定位、运行机制和显著成效,使“青城义警”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

    目前,“青城义警”已发展成为覆盖20个行业、拥有6065名队员的多元共治网络。在区法学会等力量的共同滋养下,这支队伍不仅“枝繁叶茂”,更锤炼出过硬的“内功”。截至目前,“青城义警”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45起,协助处置突发事件270起,推动全区“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47.1%,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切实转化为守护平安的生动实践。

    三、聚焦实战,从“活起来”到“亮起来”,护航进博盛会。

    区法学会将联动“青城义警”,组织会员志愿者与义警队员并肩作战,面向广大参展商和观众发放普法资料,提供简洁高效的法律咨询,宣传与展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商事纠纷解决等法律知识,用专业的法治服务和温暖的志愿行动,展现青浦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城市形象,为进博会的平安、顺利、精彩举办贡献法学会与义警的联合力量。


  • 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专题讲座

    2025年10月15日,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新时代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法学楼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是普陀区法学会推进“双百”法治宣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华师大校庆系列讲座之一,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冷静主讲,法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

    1761535138530028627.png

    冷静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主要论述切入,讲述了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政策发展脉络,针对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以及如何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提出了独到且具有前瞻性的建议。还结合其在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与香港法律实务部门合作,成功推动“整建制境外实习”模式等创新做法,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此次讲座是普陀区法学会深入高校开展“双百”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有效促进了法学理论与基层实践的融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涉外法治人才注入了新动力。

    1761535153644088462.png


  • 常务理事

    (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  屹  王  安  叶  青  刘晓红  阮祝军

    杜  宇  李  平  李凤章  李余涛  吴坚勇

    吴金水  宋晓燕  张  磊  张明君  陆卫东

    陆卫民  陆春玮  陈  坦  陈保中  邵万权

    林晓镍  郁能文  罗震川  郑少华  胡永庆

    施伟东  姜  平  姚建龙  贺  卫  夏咸军

    徐国平  殷勇磊  郭为禄  郭俊秀  席建林

    唐  斌  谈信友  谈剑秋  曹  洁  曹宏亮

    章  华  彭诚信  蒋惠岭  韩  勇  曾  群

    戴卫东




  •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39期总第162期)

    https://mp.weixin.qq.com/s/zMvvuymVYCJxwIElKqxxCg

  • 预告|陈璇教授主讲“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系列公益讲座第十五讲

    https://mp.weixin.qq.com/s/Rzb7DVbMI1j7JShjH_qTJw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法学会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490号 电话:62525800 邮编:200050 邮箱: fxhbgs@vip.163.com

备案号: 沪ICP备1103039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90号

上海慧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