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成功举办 “新时代‘七大思维’的法理研究” 学术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深入探讨新时代“七大思维”在法理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系统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内容与理论特质2025年7月5日,由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七大思维’的法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东部会议中心1号报告厅成功举办。

    1751868903723075484.png

    本次研讨会有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法学院系师生参加,共同就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竺常贇,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陈恒,上海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咸军以及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会长、教授陈金钊出席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教授刘林主持开幕式。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孙笑侠教授,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范进学教授作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分别围绕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法理进行深入研讨。会上还进行了优秀硕博士论文颁奖,并设置了研究生分论坛。

    此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学习平台,为促进法理学研究范式和思维方式革新,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在科学性、融贯性以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层面的理论自觉,推动中国法理学和法史学的发展贡献了智识力量。


  • 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成功举办 “新时代‘七大思维’的法理研究” 学术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深入探讨新时代“七大思维”在法理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系统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内容与理论特质2025年7月5日,由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七大思维’的法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东部会议中心1号报告厅成功举办。

    1751868903723075484.png

    本次研讨会有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法学院系师生参加,共同就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竺常贇,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陈恒,上海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咸军以及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会长、教授陈金钊出席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教授刘林主持开幕式。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孙笑侠教授,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范进学教授作主旨报告。与会专家分别围绕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法理进行深入研讨。会上还进行了优秀硕博士论文颁奖,并设置了研究生分论坛。

    此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学习平台,为促进法理学研究范式和思维方式革新,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在科学性、融贯性以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层面的理论自觉,推动中国法理学和法史学的发展贡献了智识力量。


  •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24期总第147期)

    https://mp.weixin.qq.com/s/2Pd2SUHm-1Cmk_ocWvhChw

  • 上海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举办 “党建引领涉外法治·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实务研讨会

    1751350937475038053.png

    2025年6月26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联合国宪章》签署80周年之际,“党建引领涉外法治・护航企业扬帆出海”实务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与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段和段全球总部管委会党建工作委员会、段和段律师事务所重庆办公室/塔什干办公室共同承办,并得到了重庆市法学会等多家单位的全程指导与大力支持。

    会议汇聚了150余名法学权威、资深律师、企业法务精英及全国段和段律所党组织骨干,搭建了党建与涉外法治深度融合的高端平台。段和段重庆/塔什干办公室主任冷开伟主持会议,段和段全球总部理事会管理委员会主任孙瑜、上海市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秘书长居晓林等出席并致辞。

    研讨会特别邀请著名国际法专家黄惠康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发展路径以及涉外法治建设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中的关键作用。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吴坚表主题演讲,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海外权益保护与资产追索的要点与难点,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圆桌论坛环节,5位实务法律专家围绕“企业出海合规痛点与法律解决方案”分享了各自的专业见解与实践经验。段和段上海总所主任王啸波作总结致辞。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以党建引领涉外法治工作,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尝试,为提升企业国际化风险应对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贡献了力量。

    1751350976360007077.png


  • 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曁高端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国际仲裁专题)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

    2025年6月29日上午,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曁高端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国际仲裁专题)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尚法厅举行。

    1751348968663056683.png

    本届翻译大赛共吸引了300余家单位的近1500名选手,包括学生、教师、法律从业者、翻译从业者、公司职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大赛经过初赛及决赛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9名、参与奖10名,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柏泽田同学获特等奖。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王飞,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海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兼海南国际仲裁院(海南仲裁委员会)理事长王帅,上海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咸军,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代表外语学院及大赛组委会致辞并主持颁奖典礼。

    嘉宾发言环节由中国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原局长、“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原秘书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康煜,上海仲裁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范铭超,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张法连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董晓波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教授就相关话题发言。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自2010首次亮相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其影响日益扩大。从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外语与法律复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采用在“双核”(翻译+法律)与“多线对接”(对接法院、律所、出版社、教育单位、语言服务企业)的项目驱动模式推进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国家培育涉外法律外语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 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曁高端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国际仲裁专题)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

    2025年6月29日上午,第十六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曁高端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讨会(国际仲裁专题)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尚法厅举行。

    1751348897724070579.png

    本届翻译大赛共吸引了300余家单位的近1500名选手,包括学生、教师、法律从业者、翻译从业者、公司职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大赛经过初赛及决赛的激烈角逐,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9名、参与奖10名,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柏泽田同学获特等奖。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王飞,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海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兼海南国际仲裁院(海南仲裁委员会)理事长王帅,上海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咸军,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代表外语学院及大赛组委会致辞并主持颁奖典礼。

    嘉宾发言环节由中国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原局长、“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原秘书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康煜,上海仲裁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范铭超,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张法连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董晓波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教授就相关话题发言。

    “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自2010首次亮相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其影响日益扩大。从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外语与法律复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采用在“双核”(翻译+法律)与“多线对接”(对接法院、律所、出版社、教育单位、语言服务企业)的项目驱动模式推进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国家培育涉外法律外语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法学会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490号 电话:62525800 邮编:200050 邮箱: fxhbgs@vip.163.com

备案号: 沪ICP备1103039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90号

上海慧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